首 页
手机版
设为首页
加入收藏
集团新闻
热点新闻
行业资讯
媒体报道
图片新闻
 
 
媒体报道
 
河南太康探索绿色循环农业新模式
来源于:经济日报  2025-01-09

      近日,在河南省太康县雨醒养殖专业合作社,机器轰鸣,工人们忙碌作业,一袋袋有机肥在车间码放成垛。“这些有机肥是用来‘三夏’时节给农户兑换小麦秸秆用的。”该合作社负责人贾雨醒指着几垛有机肥说。

  贾雨醒是清集镇东贾村人,返乡创业办起了牛、羊、猪养殖场,养殖着300头牛、10000头猪和800只羊。如何处理这些牲畜每年产生的大量粪污,成了他的愁心事。正在发愁之际,清集镇党委书记王丽带领农技人员找到他。经过探讨,贾雨醒决定尝试通过“秸秆换肥”模式来解决牲畜饲料问题和农户秸秆处理难题。

  在镇里的帮扶下,贾雨醒新建了一座有机肥加工车间,工人定时把牲畜产生的粪污拉到加工车间,经过高温杀菌,用机器加工成有机肥装袋,然后与农户们兑换小麦、玉米、花生等的秸秆。“秸秆换肥”模式推出后,调动了农户们兑换肥料的积极性。“现在,一到收获季节,来兑换肥料的车辆便排成长队。”贾雨醒说。

  “以前,为给牛羊备‘粮’,每年要花五六十万元去采购农作物秸秆。”贾雨醒说,推出“秸秆换肥”模式后,不仅解决了牲畜饲料问题,还节省数十万元的秸秆购买费用。下一步,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,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。

  兰本德是清集镇的粮食种植大户,对于“秸秆换肥”的好处他深有感触。几年前,兰本德在村里流转了200亩耕地,成立合作社,从事小麦、玉米等农作物种植,可是农作物每年会产生大量秸秆,如何处理让他很为难。“如果焚烧或坑塘堆放,担心会污染空气和水源。”兰本德说,“秸秆换肥”给他帮了大忙。

  “这几年,我每年都去兑换有机肥。”兰本德给记者算了笔账,“光肥料这一项,每年就能节省2万多元。此外,施用有机肥,农作物有望每亩增产10%左右,算下来,俺这200亩地,每年额外增收四五万元不成问题。”

  “废弃秸秆经过加工、发酵成生态饲料,成了牲畜的‘健康餐’,而牲畜的粪便被合作社处理成天然的有机肥,农户再用秸秆兑换,抛撒回田间,形成绿色循环的现代生态农业。‘秸秆换肥’实现了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双赢。”王丽说。

  “目前,合作社已与周边3个乡镇的10多家养殖户达成牲畜粪污收购协议,让养殖户不用担心牲畜粪污处理问题。”贾雨醒说。

  “下一步,我们清集镇将引导相关企业持续扩大‘秸秆换肥’的覆盖范围,通过这种模式实现秸秆变废为宝、耕地质量提升、农民增收致富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产业化格局。”王丽说。(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)

责任编辑:何心悦

浏览次数:33  
   上一篇:河南濮阳华龙区:“冬闲”人不闲 增收忙发展
   下一篇:产业集群赋能农业发展
©新澳门原料   版权所有   备案号:豫ICP备17010414号   技术支持:豫王科技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电厂路与濮河路向北50米路西(豫王置业)院内   电话:18639020176
豫公网安备411727020001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