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 页
手机版
设为首页
加入收藏
集团新闻
热点新闻
行业资讯
媒体报道
图片新闻
 
 
媒体报道
 
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
来源于:经济日报  2025-02-26

     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,当前河南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,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抓手,以特色优势农业为突破,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的新路径。

  在洛阳孟津区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,种粮大户李建国轻点手机屏幕,近千亩麦田的土壤温度、湿度、肥力数据跃然眼前。“以前浇水全凭经验,现在系统自动预警,每亩节水30%、增产10%。”他所说的,正是河南推广的“5G+智慧农业”系统。这套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技术,已覆盖全省800万亩农田,通过物联网设备与气象数据联动,实现精准灌溉、变量施肥。

  科技的力量更体现在种源创新上。2024年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上发布的郑麦1860,成为黄河流域绿色转型的“明星品种”。该品种在减少化肥使用20%的条件下保持高产,氮磷利用率提升15%。“我们通过分子标记技术锁定耐旱基因,让小麦既能‘吃饱’又能‘吃少’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说。

  河南将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,确立“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”的目标,推动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。通过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,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,实施重大科技项目,解决水资源利用、生态保护等关键问题。

  在周口商水县,32个行政村打破地界限制,连片流转土地5.6万亩,组建“现代农业联合体”。这种“片区化组团”模式,正是河南破解耕地“小、碎、散”难题的创新之举。通过统一规划、集中管理,全县农机使用效率提升50%,植保成本下降30%。

  这种规模化效应在特色农业领域尤为显著。南阳西峡县的香菇产业联合体,整合87个种植基地、23家加工企业,建成从菌棒生产到跨境电商的全产业链。2024年,该县香菇出口额突破50亿元,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。

  锚定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。河南以土地流转和托管为基础,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。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,提升农业生产效率,促进农业现代化。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,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。目前,河南已建成多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,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集约化。

  在焦作温县,铁棍山药种植户张建军正在直播间展示“物联网溯源系统”:“扫描二维码能看到施肥记录、检测报告,我们的山药论根卖,一根卖到15元!”通过“地理标志+区块链”技术,温县山药价格较普通品种高出3倍,带动全县建成10万亩绿色种植基地。

  通过科技创新释放生态红利,通过规模经营提升资源效率,通过特色培育重构竞争优势,近年来,河南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,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把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,通过科技攻关和要素配置,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。数据显示,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,2024年达到1343.9亿斤,彰显了“中原粮仓”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。(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)

责任编辑:何心悦

浏览次数:85  
   上一篇:中原科技城:“院城融合”的创新高地
   下一篇:河南朝着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迈进
©新澳门原料   版权所有   备案号:豫ICP备17010414号   技术支持:豫王科技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电厂路与濮河路向北50米路西(豫王置业)院内   电话:18639020176
豫公网安备41172702000178